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解構陳腔濫調的美學:馬諾亞山谷劇場之《血腥謀殺案》


照片出處:www.hittingthestage.com

演出:Elitei Tatafu Jr.(導演)、Stacy Ray、Jeffrey Terry Sousa、Kevin Keaveney 及其他演員
時間:2013/5/23 20:00

地點:Manoa Valley Theatre

文 鄭芳婷

與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For an Author)相似,試圖撕開劇中角色的建構過程,讓他們的情感、記憶與慾望近乎殘酷地攤在觀眾面前,艾德薩拉(Ed Sala)的《血腥謀殺案》以更為幽默綜藝的手法,諧擬(parody)西方傳統通俗劇的陳腔濫調,甚至將劇場工作人員也拉扯上舞台,強佔觀眾席,場燈大亮,演員各自為政,進入完全失控的狀態。樂不可支的觀眾又叫又跳,從頭到尾都相當進入狀況,尤其當演員在台上大喊:「我們居然在熱帶島嶼演戲?」觀眾更是歡聲雷動。

夏威夷歐胡島上的馬諾亞山谷劇場(Manoa Valley Theatre)建立於1969年。作為一個社區外百老滙(Off-Broadway)劇場,它不僅與比鄰的夏威夷大學關係密切,也與當地其他文化活動長期合作,提供居民一個培訓劇場工作者及觀賞戲劇表演的文創空間。馬諾亞山谷劇場與當地居民的關係深厚親密,從表演開場白即可看出,當飾演女僕的演員出場向觀眾介紹劇場,席上便一陣歡呼,彷彿是在為自己家人喝彩。整場表演充滿許多只有當地居民才懂的笑話,處處都是默契。

舞台精緻華麗,呈現1930年代英國古典鄉村莊園的客廳一景,然而無論是牆上懸掛的廉價畫作、落地窗外角度不對的透視景片、或是書櫃架上詭異突兀的裝飾品,都透露著一股「作假」的氣息。故事描述莊園女主人索莫賽小姐(Lady Somerset)邀請了一群不知從何而來的賓客參加她的週末派對。抵達以後沒多久,一個客人莫名奇妙地遭到謀殺,索莫賽小姐忽然變得無比冷靜,她開始滔滔不絕,試圖讓所有賓客了解:他們都只是劇作家筆下的俗爛(cliché)角色而已。為了對抗劇作家陳腔濫調的通俗劇情安排,索莫賽小姐要大家齊心合力拒絕出演,並認清自己作為角色的建構性。

賓客們逐一遭到謀殺,然而謀殺的方式不僅不嚴肅血腥,反而荒誕搞笑,生還的人玩弄著通俗劇慣用的感傷(sentimental)元素,對於身邊人的死去,幾乎沒有任何真實情感的表達。由於不按劇作家的牌理出牌,各種荒謬至極的人物開始強行進入場景,像是喜愛日本凱蒂貓的蒙面俠蘇洛、操著詭異口音的異國尤物、白臉紅唇的小丑、神祕的亞裔吳性男子、神經失常的修女、以及不專業的警探二人組。角色們像是看戲地觀察這些不速之客,並審視自己與劇作家之間矛盾關係。最後,當他們終於驚訝地發現眼前高朋滿座的觀眾席,他們張大嘴巴,手足無措。有人跳下舞台,跑進觀眾席後方的控制室;有人在台上用手機自拍打卡;有人繼續扮演角色;有人只是呆滯地瞪視著一切。

《血腥謀殺案》一劇透過檢視角色與劇作家之間的矛盾關係與慾望衝突,解構西方劇本文學傳統,並直指現實生活中,人之思想語言的「建構性」(constructiveness)與「操演性」(performativity)的概念。到最後,無論劇中角色如何反抗,仍舊沒有真正逃出劇本桎梏,即使他們已經脫離故事常軌,他們所呈現的仍然是已經寫好的劇本走向。而真實生活中的人,是否也如Judith Butler(茱蒂絲巴特勒)所論,終究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總是在符碼與語言的操演性儀式中徒勞掙扎?


舞台設計


劇外外部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情慾內爆以後:新編《茱莉小姐》


出處:ladramacriticscircle.com

演出:Neil Labute (改編)Jo Bonney (導演)、Lily Rabe、Logan Marshall-Green、Laura Heisler (演員)
時間:2013/5/21 20:00

地點:Geffen Playhouse, LA

文 鄭芳婷

1920年代風情萬種、紙醉金迷的紐約長島,沈積斑駁的情慾內爆以後,人惟死亡一路可走。

奧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的自然主義(naturalistic)經典劇作《茱莉小姐》(Miss Julie)寫於1888年,場景發生在瑞典的一個貴族城堡中。此次奈爾拉布(Neil LaBute)的改編,不僅將場景改成紐約,台詞也大幅更動,流暢無比的節奏更加入了合乎時事趣味的輕佻幽默。既然是20年代,飾演茱莉小姐的演員(Lily Rabe)身上穿著綴滿亮片和流蘇的輕薄及膝洋裝,頭上戴著刺繡髮飾,紅唇金髮,典型的上流富家女造型;飾演男僕約翰(John)的演員(Logan Marshall-Green)梳油頭,皮製吊帶褲顯得十分復古。然而整潔乾淨到有如宜家傢具(Ikea)樣品屋的舞台設計卻與其他視覺設計調性不合,使得整個表演的時空曖昧不明。

故事講述茱莉小姐在自家廚房與男僕唇槍舌戰、雲雨一番後感到無限懊悔,在絕望之餘最後決定自殺。劇本精彩之處在於描寫茱莉小姐與男僕約翰之間的互動:暴力與慾望橫流,交織在階級與性別框架之中。作為貴族,茱莉擁有階級權力;作為男人,約翰則擁有性別權力,當兩種權力產生衝突,兩人就在小小的廚房空間裡大打出手,大幹一場。約翰的妻子克莉絲汀(Kristine)由於同時在階級及性別上皆是弱勢,因此從頭到尾無力阻止。做愛之後,茱莉變得感傷又脆弱,她覺得自己再也無法面對人群,尤其是她的貴族父親,因此決定私奔,然而約翰不願意與她同行,茱莉於是精神崩潰。她大吼大叫,抽起一根又一根的煙,不斷灌酒,跪在地上乞求約翰對她下命令,時而軟弱時而剛強,彷彿精神患者。而約翰則若即若離,像是一時興致所來,與茱莉在這個愛情/情慾遊戲中高手過招。

階級與性別符碼在此劇中有如茱莉與約翰的玩具或武器,甚至是催情藥。兩人在制度規範的暴力中挑逗彼此,拉扯消長,最終正如史特林堡的自然主義所預言,走向死亡。當然史特林堡的達爾文理論早已淹沒在後現代主義的多元理論洪流中,然而奈爾拉布的改編並非只是重現史特林堡最初的戲劇理論,相反地,藉由諧擬(parody)史特林堡的適者生存觀點,本劇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茱莉小姐》,在這個版本中,茱莉小姐的死亡甚至帶點幽默與自嘲,約翰對股市漲跌充滿偏執,而克莉絲汀則像是個解離症兼強迫患者。舞台上一個個排列整齊的白色鍋碗瓢盆有如醫院擺設,配樂雖然復古卻不時以超大分貝嚇醒觀眾,連女演員乳頭都蓋不住的劇服更是出格,使得本劇充滿史詩劇場(Epic Theater)的調性。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戰爭影像的消費性本質:安南堡攝影空間展


© Louie Palu; U.S. Marine Gysgt.
Carlos “OJ” Orjuela, age 31, Garmsir District,
Helmand Province, Afghanistan,
from Project: Home Front (2008)

時間:2013/5/19
地點:Annenberg Space For Photography

文 鄭芳婷

安南堡攝影空間(Annenberg Space For Photography)坐落於洛杉磯,是由安南堡基金會所投資設立的藝術展演空間,以各種數位及印刷攝影展聞名,致力於以攝影藝術展覽提供凝視世界不同的視角。

此次展題為《戰爭:武裝衝突及其餘波影像展》,與浩斯頓藝術館(The 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合作。展出的攝影作品一百五十餘件,時間橫跨1887年至今,並以戰爭的各種主題作為分類,包括:戰前準備、每日操練、戰場直擊、餘波、醫療、戰俘、難民、行刑、喪葬及其他。其中也包括一些舉世聞名的攝影作品,像是艾佛列德.艾森斯泰特(Alfred Eisenstaedt)的《時代廣場的勝利紀念日》(V-J Day in Time Square)。展區出了攝影及少數實物展件,也定時播放紀錄片《戰爭攝影工作者》及其他數位影像。

V-J Day in Times Square

一塵不染的展覽空間中,置放各式高科技觸控式螢幕以服務觀看者,整潔平滑的空間對應出攝影作品中的腥風血雨、斷垣殘壁,營造出一種詭譎冰冷的氛圍。展場出口附近提供了印刷精美的空白卡片,提供訪客寫下心得,旁邊牆面上已是一大片貼得密密麻麻,大部份的心得都顯得相當感傷,除了為戰爭受害者祈禱外,也肯定展場相當「人性化」的策展方式。再一次,策展的高科技與人性化,加深了所展出作品中的殘酷與非人。

這個展覽近乎完美地體現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於《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中所提到的戰爭影像的消費性本質,並直指高科技策展方式所可能帶來的人性與非人。一群白人婦女對著越戰攝影作品在胸口劃十字,隔壁非裔孩童好奇地玩著觸控式數位影像裝置,還有一對亞裔年輕情侶駐足於印有和平等字樣的馬克杯與T恤櫃前,展覽對於戰爭重新思考的目的似乎已經與後現代資本主義難分難捨。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語言本是荒謬:大衛馬密《美國水牛》(American Buffalo)


出處:www.latimes.com
攝影:Gary Friedman

演出:Randall Arney (導演)、Bill Smitrovich、Freddy Rodriguez、Ron Eldard (演員)
時間:2013/5/2 20:00

地點:Geffen Playhouse, LA

文 鄭芳婷

極度寫實的舞台上堆滿各種不明所以的物品,雜亂無章,造就了一個狹窄封閉,甚至透著潮氣的二手雜貨店室內場景,這是普利茲得獎劇作家大衛馬密(David Mamet)的作品《美國水牛》 (American Buffalo)(註一),由朗多艾爾尼(Randall Arney)所導,於洛杉磯葛芬劇院(Geffen Playhouse)演出。

《美國水牛》一劇兩幕,第一幕設定為早晨,第二幕則是同天的夜晚。場景從頭到尾發生在這個二手雜貨店裡。店老闆唐(Don)高度懷疑自己賣出的貨幣其實價值遠超過賣出所得,因此與他店裡的年輕職員巴比(Bobby)聯手,暗中計畫將貨幣盜回。唐的賭友帝奇(Teach)卻覺得巴比年輕愚蠢無法勝任,故試圖說服唐讓自己取代巴比完成任務。又,唐希望帝奇此行可以帶上他們的另個賭友福萊契(Fletcher),然而帝奇認為福萊契就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老千。衝突之餘,帝奇激動地取槍準備出發行盜,巴比卻在此時回到店裡,並出其不意地取出一個與唐賣出的極為相似的貨幣。然而當兩人詢問巴比如何取得此貨幣時,巴比卻打連打太極無限迴圈答不出來。帝奇因此懷疑巴比與福萊契聯手企劃整件事,帝奇盛怒之餘以棒球棍往巴比後腦勺狠狠砸落。到最後,來龍去脈終於逐漸清晰:巴比只是覺得,既然他的老闆唐那麼想要這個貨幣,他就到貨幣店用了老闆給他的五十美金買了一個,帶回來給老闆。真相大白後,巴比已經倒臥血泊中,唐催促帝奇一起將巴比儘快送到醫院去。劇終。

舞台的寫實設計絕對是令人歎為觀止,桌椅雜物櫃到處堆疊,連天花板都掛滿腳踏車輪等各種貨品。這樣的寫實程度看似過頭,實際上卻與大衛馬密劇本所要揭露的寫實生活中的「不可理解性」意外地相合:雜亂無章的物品暗喻角色語言的特質,狹窄令人窒息的空間指示著人如何為語言所框限。


舞台近景

大衛馬密的劇本以粗野又極精煉的戲劇語言著稱。在這個極為荒謬卻又合情合理的故事中,三個角色的講話用語非常貼近真實的生活:髒話連篇、不斷自我重複、往往意有所指,而且總是言不由衷。大量堆砌的台詞實際上揭示了語言本身的空洞與荒謬、費解甚至無解。大衛馬密的「語言哲學」與奧斯汀(J L Austin)的「語言操演性」(speech act/performativity)相互輝映,挑戰了過去所謂「真實語言」的觀點。

註一:《美國水牛》首演於1977年。劇評家法蘭克麗池(Frank Rich)於1983年的紐約時代雜誌中評之為「近十年最好的美國劇本」。


葛芬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