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以詭奇肉身提問:向京《這個世界會好嗎?》



藝術家:向京
時間:2013/8/25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文/鄭芳婷

2013年的夏天,向京讓本因颱風濕熱狂亂的台北多了一點深沈與寂靜。向京,中國雕塑藝術家,1968年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與丈夫瞿廣慈共創「X+Q雕塑工作室」。自早年作品《護身符》起,獲獎無數,公認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新生代藝術家之一。其作品以「詭奇」(grotesque)意象捕捉眾生相,動物與人的比例被特意重構再現後,凸顯了生命中的荒謬處境。



【凡人】系列是以中國雜技為題的一系列創作。展間彷彿遊樂園,各種雜技雕塑在聚光燈照射下幻化為一個個靜止的小劇場,觀眾行走於其間,表演與觀看之間的張力無限擴大,雕塑人體臉上的職業歡笑使得觀眾的觀看近乎殘忍之極。十來個人體堆疊的《無限柱》連結著展場的天花板與地板,氣勢驚人,以肉身浮屠暗示集體暴力,而此暴力又隱藏在民俗戲耍的單純娛樂之間。



向京的作品不全是強調觀看者與被觀看者之間的對立性,其《一百個人演奏你?還是一個人?》一作凸顯了兩者合而為一的可能性。當觀眾走入此黑暗展間,看見一群裸身女子塑像群坐於泡腳桶外,像是置身在一神祕寧靜的儀式空間。由於觀眾可以圍繞這群塑像近身觀看,彷彿化身為其中一員,共同進入藝術家所創造出的特殊時空中。



許多作品都是單獨置放於小展間中,以女性肉身為再現主體。塑像的臉部扁平,完全體現亞州臉孔的特質,而不見當代以好萊塢為標準的高鼻深目之美。頭部光滑無髮,以近乎嬰兒般的純真神情存在於觀眾眼前。然而這樣的無邪之感,在《我22歲了,還沒有月經》及《你的身體》二作中,揉合了裸身的強烈意象,轉化為一股反擊父權社會的陰性力量。官能美不再提供情色景觀,反而帶來壓迫,作品巨大的比例讓觀眾感覺無所遁形,僅能感受自己相對於作品的「脆弱」(vulnerable) ,向京於此反轉了觀看與被觀的傳統權力機制。







與展覽同名的《這個世界會好嗎?》乃是一具秀美異常的白馬塑像。白馬回首凝望、躊躇不前,象徵著對此提問的無限盼望與恐懼。



另外,沿著觀展順序,觀眾逐漸發現,展場各處都有著同樣的偷窺妹塑像,她(們)的窺視反襯出觀眾的窺視,也點亮「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趣味。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諧擬虛構:安娜.蒂斯摩之《漂浪之旅--謝雪紅在瀘沽湖》



演出:安娜.蒂斯摩 (Anne Tismer)
時間:2013/8/25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

文/鄭芳婷

謝雪紅原名謝阿女,為日治時代台灣共產黨創始成員,於二二八事件時期堅持以武力抵抗國民黨。抵抗失敗後轉赴香港,與其他台籍共產主義者共創台灣民主自治同盟,而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政治迫害過世於北京。謝雪紅一生傳奇,從彰化貧戶女兒被賣為童養媳,逃家後又嫁與霧峰林家親戚為妾,而後奮發自修,轉向政治運動。這樣的一個奇女子故事,不難想像會成為研究與創作的最佳材料。

2013年台北藝穗節,視覺藝術工作者安娜.蒂斯摩(Anne Tismer)以謝雪紅為題,就平行宇宙的模型為論,從陰性角度重構故事。蒂斯摩想像謝雪紅逃過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來到雲南四川邊境的瀘沽湖,與當地的摩梭族人母系社會共同生活。

展場不大,以四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為主。入口右手邊為第一件,以毛線垂吊許多不知名的編織物,乍看有如門簾。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並未設置觀眾禁跨線,觀眾因此可隨意靠近,甚至觸碰作品,彷彿與藝術家共同進入此一幻想世界。雖是幻想,但是作品又極其真實。展場一角擺置數個普通棋桌,桌上有許多瓶罐,皆以相同毛織品包覆,看起來溫暖平實,地上許多矮小盆栽,彷彿灌溉者才剛離去。正中間的電視螢幕上放映一短偽紀錄片,陳述著謝雪紅的生活情況。此作品旁邊地上擺置數十個塑膠盒,盒子皆可隨意打開觀看,裡頭放著不同紀錄品,包括文字與物件,像是地震的石塊,或是日記。








整個展場煞有介事地陳列出有關謝雪紅的一段歷史,但是蒂斯摩並未真正意圖說服觀眾,她一開始就坦白這是一段虛構歷史,連節目單上都說明了整個作品的虛構性。然而正是這種諧擬的虛構性,暗示了所謂真實歷史的虛構性。真實人物謝雪紅的過去已不可考,她成為一個不定的能指(floating signifier),與當代的社會議題密切接合,產生全新的意義。惟性別議題在此作品仍未完全施展開來,蒂斯摩僅以毛線編織物連接陰性書寫與母系社會的做法,尚顯薄弱。

以上攝影:鄭芳婷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數位化的城市文化嘉年華 ──2013年洛杉磯藝術遊街特別報導


曼恩街一景 攝影:林柔箴

本文首刊於《藝術收藏+設計》八月號

演出:眾藝術家
時間:2013/6/13 18:00-00:00

地點:LA downtown

洛杉磯藝術遊街 (LA ArtWalk) 於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四的夜晚在洛杉磯市中心舉行。日落後,夜幕低垂,街燈與五彩燈泡照亮了原本天黑後便人煙稀少的市中心,熱鬧紛呈的綜合藝術活動橫跨數個街區,吸引了當地民眾、嬉皮、時尚工作者、演員和街頭表演者,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亦慕名而來,摩肩擦踵、人聲鼎沸,不似洛杉磯街頭平日的寬廣與安靜。

此活動創立於2004年,最初以位於百老滙街的「藝廊道」(Gallery Row)為主要展覽平台,鼓勵洛杉磯各地居民前來參觀,振興市中心的經濟與活力。隨著參展藝廊質與量愈佳,活動規模愈大,不僅各種表演工作者加入展演,鄰近的餐廳、酒館、劇場、創意小店、路邊攤、甚至是街角牆面皆成了藝術舞台。北至一街、南至十一街、東至洛杉磯街 (Los Angeles St.)、西至弗羅爾街 (Flower St.),街上隨處可聽見強而有勁的搖滾電音與詩歌吟唱,抬頭即是市中心獨有的高樓大廈城市建築景觀。作為藝術遊街據點的市中心,長年來為各大幫派及無業游民聚集之地,犯罪率居高不下,一旦過了下班時間,幾成鬼域。然而洛杉磯藝術遊街將充沛的文化能量注入夜晚的市中心,使得本區至少在每個月的某一個晚間有如嘉年華般歡樂並充滿創造力。當然四處站崗的大批警力仍提醒著遊客治安問題,隨處可聞到的大麻味也讓整個活動蒙上些許失控的氛圍。


羅伯雷諾藝廊(Robert Reynolds)展覽現場 攝影:林柔箴

●人、藝術與空間互動的瘋狂嘉年華

今年六月的藝術遊街計有超過五十個藝廊參展,種類涵蓋傳統油畫、普普藝術、東方浮世繪、雜燴拼貼、裝置藝術、雕刻、攝影、電影、人體藝術、行為藝術及數位科技創作。每個藝廊各有其獨特的策展方式,但都巧妙結合各個建築原本的歷史風貌及文化背景。藝品與空間巧妙相融擦撞,迸出新舊時代交替的火花。

以「春天藝術樓」 (Spring Arts Tower)為例,此建築共有十二層樓,開放參觀的空間為六樓,提供上百獨立藝術家在此常駐創作及展演。由人行道走入大樓,爬上蜿蜒的樓梯至六樓,眼前所見竟是一環形走廊,中央則為挑高三層樓的寬闊空間,其下二手書櫃有如叢林般層層堆疊,俯瞰甚是壯觀。在這充滿舊書堆疊陳列的大樓裡,書成為空間裝置藝術的最佳材料。而走廊上則設置十來個藝術家的攤位,衣著復古的行動藝術家賈桂林.瑟斯金(Jacqueline Suskin),安坐在一台老舊打字機前,為客人寫詩,價錢與主題皆由客人決定。只見她仔細聽取遊客所選的題目,躂躂噹噹開始打字,完成後隨即朗誦給客人聽。隔壁則是大衛.樂夫喬(Thingmaker David Lovejoy)的前衛裝置展,以異材質拼貼及各種二手古著商品為招牌。再有的是結合安迪沃荷式普普畫作及數位攝影的影像聯展,色彩濃豔,結構古典。靠近出口處,則是蓋瑟小鋪(Gather DTLA),一個結合石塊與毛線編織的飾品專賣店,店裡洋溢加州特有的樂活氣氛。整體言之,創意市集、表演藝術加上藝品展覽,顯得藝廊無限熱鬧。


春天藝術樓的藝術家賈桂林瑟斯金的詩店攤位 攝影:鄭芳婷

春天藝術樓以南三條街,便是以前衛藝術大雜燴聞名的「亥佛藝廊」 (The Hive Gallery & Studio),藝廊結構呈直線隧道形狀,牆上佈滿塗鴉和藝術裝置。廊內計有三十六位藝術家擺攤,藝術家身兼策展人及銷售員,幾乎都在攤位上與遊客互動聊天。這些藝術家創作風格各異,從幽默童趣的廣告噴畫到詭譎陰鬱的巫毒人偶,種類繁多。走廊最末端的高臺上設置DJ,現場播放歐陸電音,配上廊內幾位動畫角色扮演者漫步四處。大量的遊客擠滿藝廊有如迷宮的內部空間,循著指示方向緩緩前進,氣氛迷幻歡騰。出口處也站滿了人,大家興致盎然地觀賞一位非裔藝術家以石墨條與油漆為行人繪製巨型肖像。隔著馬路的對面,是一組結合印度西塔琴與埃及手鼓的現場音樂隊,充滿異國情調的演奏讓往來遊客情不自禁地在街上跳舞。


亥佛藝廊 攝影:林柔箴

隔壁一條是曼恩街,著名的「洛杉磯遊牧區」(Los Angeles Nomadic Division)即設立在此。這空間原本是市中心的農商銀行(Farmers & Merchants Bank),後改建為一大型綜合藝廊,長期展出主題性的當代藝術。本屆的藝術遊街活動適逢其「地方中的畫作」(Painting In Place)特展,參展的藝術家包括馬克.哈根(Mark Hagen)、大衛.韓卓恩(David Hendren)、金.費雪(Kim Fisher)等三十位,以風格迥異的各類創作技巧解構並重構藝術,從中探討「身體」、「記憶」與「空間」三項主題,並與藝廊的歷史性空間相互對話。


街頭藝術家 攝影:林柔箴

●到處皆是講求即興互動的玩耍與吃食

在斯普林街(Spring St.)洛杉磯中央劇院(LA Center Theatre)另設有一大型藝術市集(Art Mart),現場除有各式手工藝品展覽販賣,還有特邀至現場表演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與現場觀眾進行有趣的互動,觀眾往往也成為表演的一份子。例如被邀請共舞的日本觀眾,就著非洲舞的鼓樂竟跳起日本舞踴;或是一群小朋友加入豔麗舞孃的肚皮舞表演;或是一時技癢的觀眾,拾起藝術家的紙筆加入戰局。此外,藉由圍觀民眾的攝影機,拍攝紀錄並上傳至網站上,使得表演的規模不斷放大,甚至跨越地理界線及文化隔閡。觀眾與藝術家之間的互動無疑成為藝術市集最特別的一道風景。


羅伯雷諾藝廊(Robert Reynolds)展覽現場 攝影:林柔箴

除此之外,藝術市集的隔壁設立了中央補給站,備有廠商提供的礦泉水、鞋子及帽子,讓前來遊街的觀眾免費索取。站內展出藝術家勒許.華瑞拉(Rush Varela)的攝影作品,亦有一些非營利組織宣傳推廣理念的攤位,像是致力於幫助貧民孤兒的柯拉森基金會(Corazon de Vida)及推廣安全性行為的洛杉磯愛滋病計畫(AIDS Project Los Angeles)。此中央補給站雖不是表演展覽的主要場地,卻也熱鬧滾滾。前來稍事歇腳的遊客們隨意坐在地上,聊聊彼此對展覽的心得,甚至當下自行組團,現場立即表演起來。


亥佛藝廊入口 攝影:林柔箴

正是因為藝術遊街的高度互動性與即興性,許多素人藝術家或業餘表演者特地前來一試身手,等待機會,而許多好萊塢娛樂產業工作者或星探也會趁此時尋找明日之星。因此,藝術遊街的活動呈現出明裡暗裡兩種氛圍:表面上是正式參展藝術家的公開競爭,私底下則是非正式參展藝術家之間的暗中匹敵,使得各類藝術展演活動豐富多元,充滿有機性,每一月的藝術遊街表現亦將影響到誰是下一月的參展藝術家。

●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結合的大地遊戲

由於藝術遊街的藝廊據點橫跨數十個街區,儘管多數開放時間從下午六點直至凌晨,將全部藝廊逛完仍然是十分困難的事,因此,規劃觀賞路徑便是一件重要任務。藝術遊街活動單位雖未提供建議路線,但其官網上詳列所有藝廊資訊,最近更推出了可供智慧型手機免費下載的App,讓遊客勾選有興趣的參觀藝點及餐廳,並客製適合的路線圖。而遊客依照路線與指示前進尋覓,漫遊在市中心的高樓叢林中,整個過程有如數位化的大地遊戲,所有的遊客皆成了玩家。網站上甚至設計了一個本屆藝術遊街專屬的「舞步」與路線,邀請所有玩家在遊街的時候動起來,使得整個活動更為活潑驚喜。

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文化行銷策略,洛杉磯藝術遊街每月吸引超過兩萬五千名遊客,不僅快速推廣當地文化活動,更替城市作了最佳的長期廣告,有效結合社區再造、藝術推廣與城市復興,提供台灣大小城鎮文化政策思考新方向。